博客
关于我
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快点击我
NAT穿透
阅读量:7255 次
发布时间:2019-06-29

本文共 868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

UPnP设置
本页设置/显示UPnP的设置以及工作状态。
当前UPnP状态:
已开启
  
当前UPnP设置列表
ID 应用描述 外部端口 协议类型 内部端口 IP地址 状态
1 Transmission at 51413 51413 TCP 51413 192.168.1.111 已启用
2 Transmission at 51413 51413 UDP 51413 192.168.1.111 已启用
transmission的NAT

通用即插即用(UPnP)是由(UPnP™ Forum)提出的一套网络协议。该协议的目标是使家庭网络(数据共享、通信和娱乐)和公司网络中的各种设备能够相互无缝连接,并简化相关网络的实现。UPnP 通过定义和发布基于开放、因特网通讯网协议标准的 UPnP 设备控制协议来实现这一目标。

UPnP 这个词是从(Plug-and-play)衍生而来的。随插即用是一种热拔插技术。 

UPnP为NAT()traversal带来了一个解决方案: 协议。 允许UPnP数据包在没有用户交互的情况下,无障碍的通过 或者 ,(假如那个 或者  支持 )。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一个本地网络使用一个专有网络的指定子网(比如192.168.x.x或10.x.x.x)和连在这个网络上的一个路由器。这个路由器占有这个网络地址空间的一个专有地址(比如 192.168.0.1),同时它还通过一个或多个提供的公有的IP地址(叫做“过载” NAT)连接到因特网上。当信息由本地网络向因特网传递时,源地址被立即从专有地址转换为公用地址。由路由器跟踪每个连接上的基本数据,主要是目的地址和端口。 当有回复返回路由器时,它通过输出阶段记录的连接跟踪数据来决定该转发给内部网的哪个主机;如果有多个公用地址可用,当数据包返回时,或客户机的端口号可以用来分解数据包。对于因特网上的一个系统,路由器本身充当通信的源和目的地址。

流行在网络上的一种看法认为,IPv6的广泛采用将使得NAT不再需要,因为NAT只是一个处理IPv4的地址空间不足的方法。 

转载地址:http://xjkdm.baihongyu.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Javascript Math.ceil()与Math.round()与Math.floor()区别
查看>>
XCode5添加新建类模板(Cocos2dx Template Class for Scene or Layer)
查看>>
SQL Server窗口函数:ROWS与RANGE
查看>>
MySQL 创建函数(Function)
查看>>
php友好格式化时间
查看>>
DMA Stream/Channel Outputting via GPIOC[0..7]
查看>>
C语言--static全局使用示例
查看>>
opencv实例一:显示一张图片
查看>>
配置Redmine的邮件通知功能
查看>>
程序猿学英语—In July the English learning summary
查看>>
主表和子表主键设计
查看>>
为什么Redis比Memcached易
查看>>
add .json handler support in IIS 7
查看>>
String当中的高效函数(优化)
查看>>
QQ拼音在中文输入下默认英文标点
查看>>
hadoop MapReduce - 从作业、任务(task)、管理员角度调优
查看>>
JVM 类加载过程
查看>>
PL/SQL连接Oracle客户端步骤
查看>>
关于在 mac上配置pytesseract的相关问题
查看>>
解决eclipse复制粘贴js代码卡死的问题
查看>>